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三心一意”来抗疫

发布时间:2021-06-03


  在29日举行的广州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黄光烈说,与去年的新冠肺炎本地疫情相比,这次疫情传播特点非常突出,专家认为:此次疫情中的病毒传播速度非常快,传播力很强。这对防控工作提出了极高要求——在这场和病毒进行的赛跑过程中,我们必须比以往跑得再前一点、跑得再快一些,才能及时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切断感染链条,否则,极有可能出现更多本地感染者。

    学校积极响应整个广州市的防疫工作,采取封闭管理,为了让同学们更顺利的度过这短暂的特殊时期,心理中心建议我们要做到以下“三心一意”。


爱心

    校园封闭期间,我们不能像往常一样,每周见到自己的家人,吃到家的味道,有的同学可能会一下子觉得不习惯,其实家人也同样的会不习惯,他们会有很多担心。所以,我们要替家人把自己照顾好,比往常更好,更细致的爱护好自己,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勤洗手,戴口罩,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健康成长。有了足够的自爱,我们才能有能力去爱周围需要关爱的同学和朋友。


20210603083110328.png


同理心

 又称共情,是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

疫情防控措施,给大家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增加了不少的环节,有人可能会觉得不便,甚至出现焦虑、失眠、抑郁、悲伤、愤懑等多种负性情绪。同心共情,与之和鸣,共鸣之意,表达为首。当我们能够觉察到自我和他人时,可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和他人的感受产生共鸣,人和人之间就多了一份体谅和理解。同理心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也都拥有。特殊时期,更需要我们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感同身受,利用同理心来共建温暖与爱心。


20210603083130207.png


开心

 要注意识别和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当产生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时,要及时转移注意力,不要一直呆在负面消息中,以防止产生情绪耗竭。恐慌、焦虑等都是人的正常反应,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更好的提升我们的免疫力。课余时间可以做些让自己愉悦的小事情,比如运动,游戏,看视频,或者做一个开心的小吃货也不错。


20210603083203208.png


意志力

 防疫是一个细致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需要所有人的坚持和坚守,每个人都要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自制性。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要像战士一样去战斗。我们不需要像一线的工作人员那样冒着生命的危险,我们只要时刻认真仔细的做好个人防护,减少社会和国家的负担,就是在做贡献了啊同学们。

 同学们,心理中心的使命是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无论你是在学校和大家共同学习,还是因为各种原因不在校园,只要你在心理上需要帮助,都可以和我们心理中心联系。


20210603083225657.png


20210603083246308.png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陈满老师

 

本科毕业与湖北师范大学,获得应用心理学和经济学双学位;研究生就读于宁波大学人格与社会研究所基础心理学方向。曾在国内《心理研究》杂志发表有关群组行为的文章,也有一篇SSCI的外文文章。被他人认为是一个知心、幽默且温暖的人。

 咨询领域:人际关系、性心理、情绪压力、危机干预。


20210603083317749.png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王晓莉老师


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广东省儿童、青少年心理援助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师。曾做过NLP心理教练项目,曾担任广东省大学生12355平台心理咨询员,2018-2020年在白云心理医院心理科和精神科工作学习。16-18年担任广州市广铁一中校外心理老师。

 咨询领域:中学生心理辅导、情绪压力、人际沟通、成瘾心理干预、危机干预。


20210603083404837.png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心灵驿站

孙美琴老师


华南理工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硕士学位。沙盘游戏认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援助师,心理咨询师。十八年一线教育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成果丰富,曾获广东省广州市优秀班主任、优秀科研工作者,曾指导学生参加省级比赛并获得优秀成绩。专注心理健康教育,多年来坚持自主学习心理学和参与多项地面心理学课程,熟悉青少年心理,曾在某高校兼任心理咨询中心老师,多次接受案例督导学习。

 咨询领域:情感婚姻、情绪压力、人际交往障碍,亲子关系、危机干预、适应障碍、个人成长问题。


20210603083432710.png


旅游与酒店管理系心灵驿站

李富贤老师


本科学历,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援助师,沙盘游戏治疗师。曾担任国家青少年教育项目青春健康教育讲师,发表过《大学生同性恋群体的心理疏导工作研究》、《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等论文,长期从事心理工作,能熟练绘画疗法、家庭治疗等,2015-2018年在高校心理中心担任专职心理教师;2018年获得高校“心理漫画”优秀指导教师;2017-2018年获得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先进个人”。

    咨询领域:情绪压力、人际沟通,性别认同困惑、危机干预。


20210603083500639.png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陈俊锋老师


2005年起,在心理医院担任咨询师,积累大量的住院及门诊咨询案例。同时广泛接受人本主义、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分析等各种理论流派的学习训练,定期参加案例督导。2007年接受心理动力学取向的自我体验,时长150小时。2011年开始为各类企业担任心理顾问、员工工作生活辅导及管理者教练、心理危机干预等,服务的企业100余家,个案总时长超过5000小时。


学生服务与发展处

20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