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与困惑
大家知道校园心理健康日是什么时候吗?举办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每天晚上是否在想,大学生活并不像憧憬地那样舒适,日常学习有考试的压力,要处理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个人的情感与成长的烦恼,未来职业生涯的规划,甚至是对前途的迷茫与对未来生活的恐惧。
一、迷茫与困惑
成长中,处于自我认知、自我重塑的成长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体现出困惑丛生、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比如觉得自己每天都很忙,但总结下来却也没什么都没干。
二、情绪波动与情感挫折
对友情、爱情的追寻和渴望,也有情感的迷惑、失落,处理不好,就会受到压抑、抑郁等情绪的困扰。
三、 学习焦虑
学习焦虑是学生群体中一种特定的紧张状态,是学生对来自现实的或预想的学习情境对自己自尊心构成威胁而产生的担忧心理现象,通常表现为心神不宁、自卑自责、头疼头晕、惶恐急躁等。学习焦虑是中小学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状态。有关资料显示,有70%以上的高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焦虑。而在中小学阶段,随着学段、年级的增高和学业压力的增大,学习焦虑现象呈渐升趋势,同一学段,毕业年级学生学习焦虑现象明显高于其他年级。
一、舒缓压力,保持好心情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是预防各种心理疾病的有力保障。当发现自己情绪低落或反常,消极自卑或者烦躁易怒,甚至有些厌世的情况出现时,要及时寻求家人或朋友的帮助,舒缓情绪、减轻压力。如果严重情绪超过两周未能自行缓解,请在家人陪同下到专业机构就诊。如果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出现上述这些问题时,应主动与其沟通,了解他(她)的想法,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生活懒散、敏感多疑、自言自语、侧耳倾听等情况,如有应立即就医。
二、自我欣赏,养成好心态
培养良好的心理习惯,可以有效地促进身心健康。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懂得适度地自我欣赏;其次,脚踏实地,对不能改变的事情学会欣然接受;第三,每天给自己一份阳光心态,淡然面对得失;第四,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受挫之后懂得自我安慰;第五,用坚持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有永不言败的人生态度;第六,能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不钻牛角尖;第七,养成“一日三时的习惯,将宽容放在第一位。
三、参加活动,培养好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爱好是一种带意识特点的心理倾向,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兴趣爱好不但可以丰富日常生活,也可以帮助人们扩大人际交往,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比如绘画、编织、手工制作、读书、跳舞、听音乐等。同时,兴趣爱好还可以转移对自我心态的过度关注,降低对心理异常情况的感受,从而减少不适症状对行为及情绪的影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提高自我肯定和自信心。
好睡眠、好心情、好习惯、好兴趣、好食物,做到这5个方面,相当于打了一剂心理预防针,能够确保自己舒心度过春季,享受健康、快乐生活。
学生服务与发展处
2023年3月17日
- 上一篇:如何解开抑郁的困扰
- 下一篇:心理委员培训总结暨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