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健康

强迫症

发布时间:2022-12-29
心理健康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种多维度、多因素疾病,其病理机制比较复杂,如遗传、神经生物学因素,如神经递质异常分泌,生理、心理状况异常或社会、心理等方面因素均可引起本病的发生。


20221229112715947.jpg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20221229112751269.png


为什么会得强迫症?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强迫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强迫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65%~85%,而异卵双生子则为15%~45%。这些家系遗传、双生子遗传、遗传分离分析和基因关联研究数据均表明强迫症与遗传关系密切。

神经生物学因:素强迫症可能与大脑中的5-羟色胺、多巴胺等分泌异常有关。

强迫症可能与大脑中的5-羟色胺、多巴胺等分泌异常有关。5-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人类的很多生理功能和行为活动的调节,也与强迫症发生有关。


20221229112824305.jpg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强迫症的发病与脑内多种神经递质失衡有关,主要表现为5-羟色胺系统功能的紊乱。目前使用的抗强迫药物都是抗抑郁药,其特点就在于能够调节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强迫症状的作用。


20221229112846752.jpg


心理治疗: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其发生机制非常复杂,具有相似症状的患者其心理机制可能千差万别。在心理治疗中,治疗师通过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倾听患者,帮助其发现并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推动患者解决问题,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重塑健全人格。


20221229112908116.jpg


如何预防强迫症?

强迫症的发病与社会心理、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其中前两项是可以干预,防患于未然的。作为家长,应当为孩子构建一个稳定、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不应过分苛求,生活处事可以更具弹性,注重相互间的沟通,促进其构建健全的人格。


20221229113008459.jpg


学生服务与发展处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