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寒潮来袭!快收好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
12月14日,广州市应急管理局、气象局发布重大天气安全预警提示:
预计,16日凌晨起寒潮主体将自北向南影响我市,气温急剧下降,过程最低气温: 北部2~4℃(山区0℃左右,伴有霜/冰冻),中南部4~ 8°C。16日起我市陆地阵风加大至5~7级、港区和高地阵风7~9级。15日下午全市各区将发布寒冷黄色及以上预警信号。
请广大市民朋友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备好御寒棉被、衣物等,特别是老、弱、病、幼、孕人群更要做好防寒保暖,使用取暖设备和燃气热水器时,要谨防一氧化碳中毒及火灾事故;农业种养殖户对家禽、水产、农作物等要采取防寒措施,减轻因低温冰冻可能造成的损失;海(水)上运营作业、高空作业、吊装作业等要落实防风措施,安全条件不具备坚决不作业。
国家疾控局发布的
《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
(后附解读)
一、寒潮的基本概念
寒潮为高纬度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侵袭造成剧烈降温的天气活动(根据《冷空气等级》 GB/T 20484-2017的标准,寒潮指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48小时、72小时内降温的日最低气温连续下降)。
二、寒潮健康风险
气温下降可导致人体血管收缩,呼吸频率加快。寒潮期间,寒冷天气易造成浅表皮肤损害而形成冻疮,加重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患者的疼痛。易诱发气道痉挛、呼吸系统免疫功能异常,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急性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易引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短暂性脑供血不足、脑卒中等。同时还可能加重泌尿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如慢性肾病、糖尿病等。
三、重点防护人群
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婴幼儿、儿童、孕妇、老年人等;第二类为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人群;第三类为户外作业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快递员、外卖员等。
四、寒潮气象预警信息
按照《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规定,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
五、分级防护措施指南
针对寒潮预警信号等级,我们提出分级人群防护措施建议。
《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解读
为指导公众科学应对寒潮,提升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寒潮天气可能造成的健康损害,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等单位专家在科学研究、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寒潮特点制定了《寒潮公众健康防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不同重点人群提出防护建议,以最大限度保护公众健康。
《指南》由寒潮的基本概念、健康风险、重点防护人群、寒潮气象预警信息、寒潮预警分级防护措施指南五部分组成。基本概念和健康风险两部分重点介绍了寒潮定义及寒潮对人体呼吸、心血管、泌尿等多系统健康影响。重点防护人群指出了寒潮时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包括敏感人群、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和户外作业人员。寒潮气象预警信息引导公众科学认识寒潮预报预警信息。寒潮预警分级防护措施指南分别针对重点人群,提出了针对性防护措施。
学生服务与发展处
2023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