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又称平型关战斗、平型关伏击战),是指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在平型关为了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由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充分发挥近战和山地战的特长,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首战大捷。
为了国共两党更好的抵抗日本侵略者,1937年8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向全国下达了抗日总动员令;8月18日,蒋介石同意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月25日,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公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同日,中央军委发布(八路军)改编命令,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
战斗前,115师的部队在冉庄集结。24日傍晚,林彪和聂荣臻下达了各旅、团出击的命令:第343旅于24时出发进入白崖台一线埋伏阵地,第344旅随后跟进。午夜24时,部队按时开进。为了隐蔽,各部选择了难走的崎岖小路。当时大雨如注,狂风不止,加上天黑路滑,行动十分困难。全团上下衣服被淋得透湿不说,几乎都成了“泥人”。深秋,山区的夜晚已是很冷,指战员一个个冻得直打哆嗦。
老爷庙梁位于乔沟的东北侧,25日清晨乔沟伏击战打响后,这里的争夺最为激烈。为夺取制高点,敌我双方展开了殊死较量。当敌人企图抢占公路两侧制高点——老爷庙后,林彪对686团团长李天佑说:你们一定要冲下公路,把敌人切成几段,并以一个营抢占老爷庙。拿下了这个制高点,我们就可以居高临下,把敌人消灭在沟里!
平型关大捷的胜利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对敌后根据地的建立,起到了非常直接的支持作用。时任686团组织处股长的欧阳文撰文回忆到:“平型关大捷一战我们八路军、115师一下就打出名气了,战后我们到晋南招兵。我们团的招兵处和国民党的紧挨着,他们那边根本没人去,我们用了一个星期就招了3000多人”。
学生服务与发展处
2022.11.04
- 上一篇:【党史学习】西安事变
- 下一篇:【党史学习】对越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