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西安事变
也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在西安附近的临潼扣留了蒋介石,并向全国发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通电。中共中央以中华民族利益的大局为重,确定了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在周恩来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共同努力下,蒋介石被迫作出“停止剿共,联红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从此,十年内战的局面基本结束,国内和平初步实现。
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这使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致使张、杨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苦谏无效的境地。
1936年12月12日,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东北军领袖张学良和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挥的西北军领袖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扣留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蒋中正,以逼蒋“停止剿共,改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秘密软禁起来,由大陆到台湾,失去了自由;杨虎城被蒋介石长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庆惨遭杀害。东北军被分拆瓦解,十七路军被取消。事变最终以蒋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张而告和平解决。促成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二次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当时以及后来的中国历史进程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2016年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爆发8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时间,我们纪念就更加具有特殊意义。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西安附近的临潼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事变,当时的国民政府委员长以及国民党总裁蒋介石被其下属——东北军首领张学良和西北军首领杨虎城,发动“兵谏”抓获。通过谈判,这一事变在两周之后的12月25日得以和平解决。这个结果对当时以及后来中国国内政治的发展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成为当时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学生服务与发展处
2022.11.01
- 上一篇:【党史学习】南昌起义
- 下一篇:【党史学习】平型关大捷